个人简介
韩玉刚,男,1978年10月1日生,河南固始人,理学博士,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,硕士研究生导师。主要讲授课程为:物流经济地理、物流系统规划、管理学原理。学习经历:2008/09 - 2011/06,安徽师范大学,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,人文地理学,博士。2005/09 - 2008/07,安徽师范大学,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,人文地理学,硕士。2003/09 - 2005/07,河南安阳师范学院,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,地理科学,学士。工作经历:2017/07-至今, 安徽师范大学,经济管理学院,教授2017/08-2018/09,南京市溧水区,商旅集团副总经理、和凤镇副镇长(挂职)2016/03-2016/09, 美国西东大学,斯蒂尔曼商学院,访问学者2012/07-2017/06,安徽师范大学,经济管理学院,副教授2011/07-2012/06,安徽师范大学,经济管理学院,讲师
研究领域
经济地理学与城市经济学
主持及参与的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,41201126,省际边缘区多元主体跨界结网行为驱动的产业空间集聚机理研究——以安徽省宁国市、来安县为例,2013/01-2015/12,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,12YJC790051,强弱型省际边缘区产业集群形成的制度分析及提升路径研究,2013/01-2016/12,主持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,1208085QG135,皖江区域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能级的匹配关系评价及预测研究,2012/05-2015/5,主持安徽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,AHSKY2016D98,安徽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水平的测度及提升路径,2017/01-2019/12,主持安徽省教育厅2017年度高校优秀拔尖人才培育资助项目重点项目,gxyqZD2017013,2017/03-2019/03,主持安徽师范大学培育基金项目,2011rcpy028,强弱型省际边缘区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升级模式研究——以安徽省为例,2011/12-2012/12,主持安徽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,2011/07-2013/07,主持广州公元传播有限公司委托项目:著作“中国地理百科” 丛书《 皖东南》分册主编,2016-2017,主持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,41171144,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演替与空间形态演化的过程、机理及耦合关系研究,2011/01-2015/12,参与。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,以人为本的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研究,2013年第一批立项,参与。亚洲开发银行招标项目:皖北地区整体协调发展战略和政策研究(编号:TA8459—PRC),2013-2015,参与。上海市社科院委托:课题《新时期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转型发展研究》,2014-2015,参与。芜湖市商务局委托:课题《长三角地区加强江海联运发展战略构想》,2014-2015,参与。黄山区旅游委员会委托项目:黄山区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,2007,参与。郎溪县新发镇政府委托项目:新发镇弘苑生态休闲公园景观规划与设计,2008,参与。河南省郑州市旅游局委托项目:编制《郑州市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》,2009,参与。黄山区太平湖镇政府委托项目:编制《太平湖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》,2010,参与。黄山区旅游委员会委托项目:编制《黄山区“ 十二五 ” 旅游业发展规划》,2011,参与。芜湖县商务局委托项目:编制《芜湖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》,2012,参与。宣州区环保局委托项目:编制《宣城市宣州区生态功能区规划》,2012,参与。庐江县万山镇人民政府委托项目:编制《庐江县万山镇十里长冲旅游发展总体规划》,2013,参与。庐江县庐城政人民政府和白湖镇人民政府共同委托项目:编制《庐江县夹山蕻旅游发展总体规划》,2013,参与。中铁芜湖规划设计研究院委托项目:编制《马鞍山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》,2014,参与。庐江县柯坦政人民政府委托项目:编制《柯坦镇虎洞水库、十八里长冲生态旅游区规划》,2014-2015,参与。黄山区三口镇人民政府委托项目:编制《黄山区三口镇旅游发展总体规划》2015,参与。安徽省教育厅委托课题:编制《安徽省寿县炎刘镇李桥村现代农业与休闲产业发展规划》2014-2015,参与。黄山区旅游委员会委托项目:编制《黄山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》2015-2016,参与。黄山区旅游委员会委托项目:编制《黄山区“十三五”旅游业发展规划》2015-2016,参与。
近期论文
[1] 韩玉刚,叶雷.中国欠发达省际边缘区核心城市的选择与区域带动效应——以豫皖省际边缘区为例[J].地理研究.2016,35(6):1127-1140.[2] 韩玉刚,曹贤忠.中国中部城市群区域R&D资源配置绩效评价研究——以皖江城市带为例[J].西南民族大学学报(人文社会科学版).2016,(7):115-119.[3] 韩玉刚,叶雷.中国欠发达省际边缘区公路网时空变化特征及原因分析——以皖北地区为例[J].经济地理.2016,35(5):46-54.[4] 韩玉刚,王丹丹.中国开发区向综合新城转型发展研究综述[J].区域经济评论.2016,(03):154-160.[5] 韩玉刚.皖江城市带港口协调发展的策略[N]. 安徽日报(新论苑),2016-03-21007.[6] 韩玉刚.皖江城市带空间整合联动发展的路径[N]. 安徽日报(新论苑),2016-02-16007.[7] 韩玉刚,曹贤忠.皖江区域城市能级与生态环境协调度的测度和发展趋势研究[J].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,2015,24(6):909-916.[8] 韩玉刚.健全皖江城市带的联动协同机制[N]. 安徽日报(新论苑),2014-03-3007.[9] 韩玉刚.欠发达区域产业集群成长模式和转型升级路径——以安徽省为例[J].《长春理工大学学报》(社会科学版)2014,10.[10] 韩玉刚,李俊峰.基于县域尺度的省际边缘区空间经济整合模式——以安徽省宁国市为例[J].经济地理.2013,33(11):28-34.[11] 韩玉刚,曹贤忠.中国区域经济学研究重点的回顾与展望[J].经济问题探索,2013,(9):71-76.[12] 韩玉刚,许吉黎.安徽省际边缘区县域经济时空差异变化特征及制度分析——安徽省社科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[C].合肥: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,2012.12.[13] 韩玉刚,焦华富,李俊峰.中国省际边缘区产业集群的网络特征和形成机理——以安徽省宁国市耐磨铸件产业集群为例[J].地理研究.2011,30(5):814-826.[14] 韩玉刚,焦华富,韩会然.省际边缘区城镇化水平变化特征及动力系统研究——以安徽省宁国市为例[J].经济地理.2011,31(2):230-236.[15] 韩玉刚,焦华富,李俊峰.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省际边缘区研究历程及展望[J].地域研究与开发.2011, 30(2):1-5,26.[16] 韩玉刚,焦华富,郇恒飞.省际边缘区传统制造业集聚过程及动因分析——以安徽省宁国市耐磨铸件产业为例[J].经济地理.2011,31(7):1128-1133.[17] 韩玉刚,焦华富,李俊峰.基于城市能级提升的安徽江淮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研究[J].经济地理.2010,30(7):1101-1106,1132.专著及主编书籍:《边界效应、产业集聚与省际边缘区经济增长研究——以安徽省宁国市为例》,专著,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,2016年;“中国地理百科”丛书《皖东南》分册,主编,广州公元传播有限公司,2017年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