个人简介
简 介:安徽庐江人。1993、2006年分别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和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,获得文艺学硕士、社会学(文化研究)博士学位。2007年6月,参加“中文世界的文化研究”暑期高级研讨班。2014年3月,参加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“媒介伦理与法规”专项培训。2013年8月、2014年10月,应邀为安徽省新闻出版局主办的新闻采编人员岗前培训班,作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专题讲座。2015年11月—2016年10月,挂职安徽日报社文化新闻中心副主任,入选高等学校与新闻单位从业人员互聘“千人计划”。目前主要致力于从语言学、社会学、政治学视角,研究新闻传播和媒介文化问题,系国家传播学会理事。出版学术专著1部、合著3部,主编论文集1部、教材1部。先后在《中国出版》、《出版与发行研究》、《新闻战线》、《学术界》、《社会科学辑刊》、《文艺理论与批评》、《安徽师范大学学报》、《晋阳学刊》等刊物发表论文五十余篇。主持国家级项目1项、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、厅局级科研项目多项。曾获得1997年安徽省报纸副刊好作品三等奖,2001年安徽师范大学“皖泰”教学成果二等奖,2008年安徽省教学成果二等奖讲授课程:新闻学概论、媒介批评、传播学概论、传媒发展史、美学基础(本科);媒介批评研究(研究生)
研究领域
话语传播、媒介分析、文化研究
研究立顶(主持)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“社交媒体时代中国国家话语能力建设研究”,项目编号:19BXW052。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理论的构建”子课题,项目编号:2015MZD018。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“当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解释语境与规制策略研究”,项目编号:AHSKZ2015D23。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“安徽媒介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路径与方法研究”,项目编号:SK2014A149。
近期论文
著作类《阶级话语的叙述与表象——1950年代上海工人之文化经验》(专著),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年10月版。《文化批评教程》(合编),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版。《身份建构与物质生活》(合著),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4月版。《文艺与文化:生产、消费、开发》(合著),中国言实出版社2009年10月版。《马克思主义文论》(主编),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版。《国家传播学论丛(第一辑)》(主编),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11月版。2.论文类(主要论文)《国家传播视域下的语言身份及其认同建构》,《中国编辑》2020年第5期。《移动互联时代儿童媒介生态危机及伦理反思》(第二作者),《青年记者》2020年第14期。《社交媒体时代国家意识形态的话语竞争及其风险防范》,《教育传媒研究》2020年第3期。《社交媒体时代国家话语能力的建构逻辑》,《安徽师范大学学报》2019年第5期(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》2019年第6期摘录、人大复印资料《新闻与传播》2020年第3期转载)《试论“乡愁中国”纪录片的政治意蕴及话语表达体系》,《教育传媒研究》2018年第6期。《“观看”的语法:社会化阅读的具身认知及其意义建构》,《出版发行研究》2018年第6期。《鬼谷子的修辞哲学及其现代价值》,《古代文学理论研究》第四十六辑,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6月。《媒介化社会国家认同的修辞建构》,《学术界》2018年第4期。《社会化阅读模式的媒介学分析》,《中国出版》2018年第7期。《新闻传播教育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》,《东南传播》2018年第3期。《“乡愁中国”的话语传播策略分析》,《新闻战线》2018年第2期。《文化自觉:国家话语传播的价值选择》,《吉林师范大学学报》2018年第1期。《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实践品格》,《东南传播》2016年第10期。《理解文本:阿瑟·伯格的媒介批评方法论》,《吉林师范大学学报》2015年第2期。《修辞分析:媒介批评的新视界》,《新闻知识》2015年第3期。《我国语言产业研究的现状与前景》,《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》2014年第6期。《媒介批评的话语分析方法——文化唯物主义视角》,《东南传播》2014年第5期。《作为文化实践方式的大众传媒——论雷蒙德·威廉斯的媒介批评理论》,《安徽师范大学学报》2013年第5期。《我国媒介修辞学研究回顾及发展趋势》,《东南传播》2013年第11期。《中国电视批评话语的伦理向度》,《电影评介》2013年第2期。《“媒介批评”的概念歧义及其叙述困境》,《新闻知识》2012年第5期。《伯明翰学派对媒介批评理论的贡献》,《今传媒》2012年第3期。《实证传统与埃斯卡皮的文学社会学》,《合肥工业大学学报》2012年第2期。《试论媒介话语的表征功能》,《东南传播》2012年第1期。《识字的政治——1950年代上海工人的学文化运动》,《制造“国民”》(中韩城市论坛会议论文集),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7月。《从媒介史看阅读文化的流变》,《廊坊师范学院学报》2011年第3期。《底层阶级的文化表征——1950年代上海工人的戏剧活动》,《电影评介》2011年第20期。《马克思主义与文艺社会学的重构》,《安庆师范学院学报》2011年第11期。《大众阅读与日常生活方式的建构》,《合肥师范学院学报》2010年第2期。《文化研究视域下的社会学批评》,《廊坊师范学院学报》2010年第3期。《中国当代文论的“文化转向”》,《合肥师范学院学报》2009年第2期。《作为社会修辞的中国当代文论》,《廊坊师范学院学报》2009年第3期。《文化诉苦:1950年代上海工人之言说政治》,《热风学术》第1辑,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。《工人阶级:一个概念的社会学考察》,《思想文综》第9辑,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。《中国中产阶级:一种文化分析》,《特区文学》2004年第4期。《社会分层视野中的个人》,《社会科学辑刊》2004年第5期。《现代性危机与文学理论科学化的前景》,《河北师范大学学报》2004年第3期。《从〈阿英传论〉看如何评价历史人物》,《书品》2003年第1期。《情动言形——中国古典诗学语言生成论》,《安徽教育学院学报》2000年第1期。《新时代呼唤美育的春天》,《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》第3辑,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。《冰清雪净家常体——浅谈钱钟书散文的语言艺术》,《写作》1999年第6期。《论马克思恩格斯的语言艺术观》,《文艺理论与批评》1998年第4期。《言以设境——中国古典诗学语言本体论》,《晋阳学刊》1997年第4期。《略说“美学观点”的批评标准》,《中文自修》1996年第10期。《批评的重建》,《安徽日报》1996年5月23日。《披文入情——中国古典诗学语言接受论》,《晋阳学刊》1995年第6期(人大复印资料《中国古代、近代文学研究》1996年第3期转载)。《中国诗画艺术的共通性》,《淮北煤师院学报》1995年第4期。